字号:

让抽象的数学教学直观化

2014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赵淑娟
任山东省泰安盲人学校小学数学和初中化学教师,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丰富

我在盲校从事了多年小学数学教学,深深体会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对盲生来说困难重重,而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形象化,有助于盲童理解所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语言要让盲生听得懂

数学学科知识点逻辑性强,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严谨,但是我发现如果教学语言书面语太多,容易引起盲生理解上的混乱,因为盲文都是以拼音形式出现的,很多多音多义字在盲文书上无法呈现它们本来的字形,盲生往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猜某个字词的意思,造成思路受阻,分散精力,不利于知识点的学习。为了避免这一点,我每次上课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在每次备课时都把多音多义字词重点标出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把相关的字词给学生解释清楚。这是语言上的“直观化”,能减轻学生理解上的负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公式定理要直观形象

相比其他学科,数学知识相对枯燥无味,还容易忘。在与盲生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不喜欢死记硬背数学书上的知识点。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把相关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易懂,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时,为每个盲生都准备一个正方形,先假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用米作单位时,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同样是这个正方形,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它的边长就是10分米,面积就相应的表示为100平方分米。而1平方米和100平方分米表示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1平方米和100平方分米是相等的。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自己就可以推算出平方米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他们自己参与了推算过程,不但能帮助他们理解记忆知识点,还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公式的记忆,同样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侧面粘上一张纸,底面贴上同底面大小相等的圆。在学习公式前,先让学生把圆柱体侧面上的衣服(纸)脱下来,观察它的形状,学生很容易就能摸出这是一个长方形。他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两条相邻边的边长的乘积,而这个长方形中,两条相邻边的边长,分别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和圆柱的高,学生很容易算出圆柱的侧面面积。算完侧面积,我让学生把圆柱底面上的外衣取下来,学生也很容易就摸出它们是两个圆,圆的面积学生已经能很熟练地求出来,圆柱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侧面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经过这样分解,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容易接受,自己亲自参与了拆分与求算的过程,虽然看不见,但脑子里已经有了清晰的印象,这样记忆起来就不会感觉有任何负担。即便是忘了公式,他们还能自己推算,既锻炼了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又填补了他们空间图形记忆的空白。

数学工具要直观化

数学工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媒介,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降低学习的难度。针对盲生来说,要发挥数学工具在学习中的作用,就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工具。

比如在学到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测量时,我在普通软尺的基础上,稍做修改,在整数刻度处做上便于盲人触摸的凸起的小圆点,整十处用两个点,整百处用三个点,其余整数用一个点。做了修改的软尺方便学生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因为视力受限而感到学习困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在学到平移和旋转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小玩具,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不同,寓教于乐。学到分数的认识和意义时,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位一⋯⋯有了这些直观的学具,学生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