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我看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

2014年03月13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梁志斌
福州市开智学校体育教师,曾多次带队参加国家级、省级特殊奥林匹克运动赛事并取得佳绩

文_梁志斌

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相对封闭的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往往动力不足。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教教师中虽然不乏高学历人才,但很多并没有掌握系统的特教知识;而职后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扩展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因此,就当代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而言,在职特教教师对特殊教育系统知识的掌握相对不足。这与当前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管理不规范,教师个人职业追求懈怠都有关系。

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现状

岗前培训。一般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即对毕业生新进教育系统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教法及教师职业道德等。培训时间相对集中,以讲授为主。培训对象多针对一般学校教师,很少有专门为特教教师组织的培训,特教教师没有充分享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自主权。

各地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不得不指出的是很多进修学校并没有特殊教育教研室,所以在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中一般是针对普教教师的培训。对在职特教教师的培训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性不强。

各地残联组织专题讲座。有些地方残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一般时间短,理论性强,收效甚微。而且有时候残联和教育局沟通不畅或没有及时发出邀请,导致一些特教老师无法参与活动。

针对特教教师的专业培训少且形式单一,参培人员积极性不高。特教教师的培训多以集中讲授为主,基本上是培训者唱“独角戏”,缺乏培训者与参培人员之间以及参培人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缺乏参培人员动手操作和反思的过程,特教老师有效地解决特殊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解决对策

变教师的学历要求为资格要求。与普通教师比特教教师需要更强的专业性,他们不仅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条件,还要具备特教的专业知识。各地应在新教师聘用前对非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进行特教理论知识的培训,并通过相关课程的考核,使他们具备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资格。变教师的学历要求为资格要求,将对规范特教教师的素质要求、激励特教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重视特教教师的学科专业培训。应在各地进修学校中增设特教教研组,可以将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的培训相融合,但是在学科专业性培训上应区别开;教育主管部门同高等院校合作,有计划地送特教教师参加培训,逐步提高其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对特教教师的职后培训应把注意力转向教师个人成长和自我知识的更新上,帮助教师增强专业决策和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拓宽从事专业活动的知识来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熟。

提高特教教师职后培训的实用性。“有效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是特教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教教师面对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的任务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其专业化更显著地依赖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的工作能力很难由理论知识直接转化形成,必须通过一定的实地训练;作为教师培训的主办单位和主讲专家,在培训前也应该深入特殊教育教学现场调查研究,了解目前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一线教师的真正需求,有针对性的变“一言堂”主讲为培训者和被训者的互动,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实用性。

加强特教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各不相同,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新问题,如不具备研究、探索能力,很难应对自如。特教教师要通过教科研提升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同时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教科研可以很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个体素质,帮助特教教师成为“专家”,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形象,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作者单位:福州市开智学校)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