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意外变故致残后的就业心理调适

2014年03月13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_彭国华 邵刚

残疾人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因意外变故致残的残疾人,是面对现实的变化而屈从,还是挑战现实磨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当人生遇到某些不可逆转的变化时,必须调适自己的观念、思想、行动及目标,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不沉湎于过去

有很多残疾人朋友是在意外中,比如因为体育锻炼、车祸、工伤、疾病等突然的变故而致残的。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桑兰,1997年是全国跳马冠军,因意外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曾经的美好一下不见了踪影。

如果只生活在回忆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往日的自我。只有忘记过去,才能看见现在的自己,只有忘记过去,才能走向未来,给自己再次走向辉煌的机会。

桑兰没有被意外击倒,通过顽强的努力,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在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任特约记者。她面对痛苦的勇气,令很多人深受鼓舞。

看看自己能干什么

意外致残的残疾人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尤其是身体特征,不因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因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认识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看看自己具备哪些能力,而不是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宜春市袁州区残联康复股股长范天勇在学校时是练体育的,一次意外事故让他失去了双手。他没有把双手缺失的不便当作消沉的借口,而是看到自己还有双腿,更加努力地拼搏,实现了远南运动会冠军的梦想,现在为其他残疾人服务。袁州区残疾人易春英,儿时梦想上大学,因意外事故失去了一条腿,治疗期间耽误了学习,中学毕业后,选择学习厨师,现在宜春市城里开了个饭店,一个残疾女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选准适合的发展方向

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也会有所不同。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因而残疾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十分必要。作为意外致残的残疾人,在择业期望值上就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宜春市阳光庄园残疾人种养开发公司创始人李绍光, 10多岁时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通过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他选择了一条不仅自己能实现理想,而且可以让更多残疾人能够实现理想的道路。现在,李绍光是宜春市政协委员,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副主席。他以公益为桨,创业为舟,带领一帮残疾人创办了袁州区阳光劳动就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和宜春市阳光庄园残疾人种养开发有限公司,安置了200多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和带动了周边一批残疾人脱贫。

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意外致残的残疾人要重新适应社会环境,必须要有参与社会竞争的工作能力和应对挫折的勇气。意外致残后,可能需要重新掌握专业技术,这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学习。不仅人生要从头再来、工作要从头再来,学习也要有从头再来。

有不少残疾人朋友,用自己一颗不输的心、一个干事业的好态度,奋斗人生。宜春市盲协主席姚敏,双目失明后,调整心态,选择好方向,闯出了一片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不仅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还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专业,钻研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面瘫、各种软组织损伤、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对美容美体保健、小儿医疗保健等针灸推拿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现在是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主任医师,2008年应江西省残联邀请,到鸟巢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成为宜春市唯一获邀请的残疾人。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