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把学生带进阅读世界——谈特殊教育学校阅读氛围的营造

2013年07月18日 来源:
林绪奖 陶仲英 张家港市特殊教育学校 215600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语)。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学校要开展阅读活动,首先要统一认识,让老师、家长明白阅读的重要性,第二要营造阅读环境,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三要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四要组织各种活动,展示阅读的成果,促进学生“我要读”。学校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自然就吸引学生走进阅读世界。
【关键词】阅读 氛围 营造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针对阅读的重要性和特殊学生的读书现状,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统一思想,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阅读是人成长重要途径。在特校聋部教学中,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聋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阅读,都希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书籍,在阅读中成长,但也有老师和家长认为聋孩子话都讲不全,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不做文盲就行了,以后能到厂里上班就行了。
但是对于智障生、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和对培智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每个教师和家长都能认识到。有的教师认为培智学生由于智力问题,又看不懂书,没有必要在阅读上费劲。家长更是如此,常常听家长说:能识两个字就行了,不指望他读什么书。
其实不然,每个孩子都可以阅读,哪怕是智障孩子,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都能找到他们阅读的起点和阅读的兴趣点,所以学校通过教师会议和分年段召开家长会,宣传阅读的重要性,统一教师和家长的认识,明白阅读对于聋生和培智生的成长都很重要。
二、营造环境,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
教师家长都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思想基础,那么阅读环境的建设就成为了重点。培智学生有的喜欢阅读,有的不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在书包里不忘放一本课外书,不爱阅读的书包里除了两本语数书外一无所有。怎样让培智学生手边、身边有书,让书本就在他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从而为他们的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呢?
1.建设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为特殊学生在教室的阅读提供便利。学校规定每个班级都建设图书角,书籍的提供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有语数老师和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把要采购的图书报到学校德育处,由德育处统一采购。按学期每个学生一本的量来采购后,统一盖上学校流动图书章,分发到每个班级,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敞开式摆放,学生课前和课后可以自己去阅读。一学年结束,班主任负责把图书清点收起,留给下一届学生使用,损坏的图书有班级统一报废,不再回收。这样利于培智学生去翻看去阅读,因为培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看书时破坏性较大,常常把书皮弄破,把书页弄掉下来,或者翻书时把书页撕破,如果管理过严,他们就不敢去翻看;二是发动家长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提供1-2本阅读书籍,也统一带到班级,放到图书角,学生轮流借阅。
2.设立读书吧
学校为低龄段学生设立读书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刚入学的特殊学生有阅读兴趣,除了班级的图书角,学校还设立了低龄段学生读书吧。读书吧的布置温馨,几组沙发,两张圆桌,充满童话情趣,墙角边铺上了几块彩色垫子,学生进入其间可坐、可躺,随意自在。一组组幼儿书籍散布在错落有致的书架上,学生可信手拈来,随性阅读。室内彩色的温馨布置吸引了走过的每一个学生。使读书吧成了学生乐意去的地方。
学校听取了陪读的培智生家长谈到的亲子阅读的益处,让读书吧成了课后培智生家长和孩子的亲子阅读间。学校安排有责任心的家长进行管理,即利用了资源,又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阅读沟通,还推动了家庭阅读的开展。
3.开放图书室
图书室是学校图书的最大收藏和借阅处。当聋生进入中高年级,教室图书角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就可以自己去图书室借阅,每人一次可以借阅3本。
三、注重指导,培养阅读的能力
有了兴趣、需要,阅读就不再是负担。但是,阅读仅仅靠兴趣,还不能达到目标。要让特殊学生在阅读中取得更大的收获,还必须在语文课堂阅读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读书方法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大语文教育观。叶老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阅读也是如此。但是对聋生和培智生要区别对待。
聋生因为智力没有缺陷,只是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上与普通学生有差距,对他们的要求要高。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的主阵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习中,要根据阅读的要求,对重点的词句圈一圈、画一画;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要学会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进行摘抄积累,并要勤背诵。阅读时必须边读边思考,有感受随时记下来。
学校开展了聋生中年级课外阅读微型课题研究,教师通过分析中年级聋生的阅读现状,梳理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通过阅读摘抄,阅读交流,好书推荐把聋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到了首要位置,聋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培智生因为智力缺陷,阅读的要求达不到聋生那样高。但是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简单阅读方法的指导。
对于低年级的培智学生,老师可与他们一起读书,训练他们对词句的指读,把词语读连贯,把阅读的句意和图意联系起来,看图说说图上讲了什么,通过师生共同阅读适时指导阅读方法,慢慢地,课外书的精彩之处能吸引他们跨进阅读的大门。
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些培智生的识字能力慢慢增加,识字量的增加为他们的阅读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学生动笔读书习惯,在读书时动手画一画,找一找,抄一抄,说一说,能力强的还可让他们动笔写一写。
四、组织活动,展示阅读的成果
学校对晨会课的安排也增加了阅读训练的内容。班主任可根据班级实际,聋部中高年级学生和培智部高年级学生由班主任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聋部低年级和培智部低中年级由班主任每周为学生讲一本绘本故事。推荐的好书、讲过的绘本就放到班级的图书角提供学生阅读。聋部高年级学生要写读书笔记,别的学生要求把看过的故事说给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听,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的要求。
每月,我们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可以组织朗诵比赛,也可以组织讲故事比赛,还可以组织好书推介会。通过比赛促进特殊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展示自我,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情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胆量。
在每次学校的节日庆祝活动中,也设有讲故事、朗诵等比赛,为优秀的特殊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当学生在台上展示时,台下的家长和指导老师是最紧张,最激动的,台上的学生是最兴奋的、最开心的。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设立读书节。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和班级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古诗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会、书签制作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摘抄展览、读书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系列活动,激起班级读书的高潮,促进学生自主读书。
各种活动的开展,既展示了阅读的成果,又为阅读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促进了学校阅读活动的持续发展。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语)。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特殊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向书本汲取知识,能更好地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邓清英.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培养[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9,(1)
[2]史玉梅.班级图书角的管理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3)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