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盲人音乐治疗

2013年04月10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作者:长春大学 周鼎玲

一、中文摘要

文章论述了构建盲人音乐治疗学科的方法及其作为盲人就业主渠道的现实意义。盲人音乐治疗集发掘盲人身体功能优势、传统职业擅长于一身;它适应现代与未来医学模式,可与按摩、音乐、占卜媲美,成为寿命长久的盲人职业;它顺应人类心理、亚健康、老龄等现实需求,能吸纳大量盲人就业;盲派、身体优势、擅长能增强盲人音乐治疗职业竞争力;它可成为盲人新的就业主渠道,打破“盲人按摩”唯一就业主渠道的困境。

二、中文关键词

盲人音乐治疗 盲派 集中度 医学模式 就业主渠道

三、分类号

四、正文

1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10日公布,全球每年有700万人成为盲人,全球共有盲人近4500万人,有各种各样视力毛病的人达1.8亿【1】。盲人因视觉缺陷,职业选择艰难。目前国际盲人社会只有一个就业主渠道——盲人按摩。中国盲人几乎都集中在按摩行业,已就业的盲人中,85%从事按摩【2】。尽管盲人按摩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人均收入水平、行业景气在下降,市场接近饱和,然而别无选择,盲人不得不进入或留在按摩行业,盲人职业问题很严峻,也很无奈。

打破“盲人按摩”唯一主渠道的困境,开发新的盲人就业主渠道,开创盲人新职业、新行业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扩充盲人就业总容量,分流盲人按摩就业人口,降低盲人按摩集中度【3】,提高就业安全度,降低就业风险,提升盲人群体幸福感,提高社会稳定程度。

盲人音乐治疗能充分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完整健康的观念,需求潜力广阔,可望成为盲人新的就业主渠道。本文仅从心理与精神、亚健康、老年社会三方面的需求作简要分析。

2 盲人音乐治疗

2.1盲人音乐治疗

2.1.1作为新学科的盲人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科目,古老是指其思想、方法已在人类历史历经数千年之久,年轻是指其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份子才五六十年,目前尚处于发展完善中。

盲人音乐治疗学科可向两个方向发展,即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或不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前者顾及施治者治疗潜能发掘,将治疗技术与潜能相结合,围绕治疗潜能构建、发展新学科理论与技术。注重施治者治疗潜能发挥与忽视施治者治疗潜能发挥,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①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

以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为特征,以音乐的实用性功能为基础,以音乐、音乐相关体验激发身体反应为方法,为需求者达到治疗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目标的一门应用音乐(心理学)学科。盲人音乐治疗与健全人音乐治疗并列且同属音乐治疗学科范畴。
如此界定盲人音乐治疗学科,则可发展出音乐治疗的新流派,即盲派音乐治疗,这对形成行业竞争力优势极为有利。

这时盲人音乐治疗与健全人音乐治疗在研究对象、范围、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差异。

健全人可以进行盲人音乐治疗学科的研究,但更应吸收盲人参与盲人音乐治疗领域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建立该新学科,形成具特色的盲派音乐治疗。

②不发掘盲人生理功能优势

即忽略盲人生理功能优势,此时盲人音乐治疗与健全人音乐治疗差别不大,盲人音乐治疗意义是盲人学习音乐治疗并以其为职业。

如此基本不可能形成音乐治疗的新流派,尽管盲人优势生理功能也能在工作中起一定作用,但对形成行业竞争力优势作用很有限。

2.1.2作为新就业主渠道的盲人音乐治疗

盲人音乐治疗可望成为盲人未来的就业主渠道,这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2.2音乐治疗历史

音乐是中外历代盲人的主要职业,也就是说音乐治疗的古近代史是盲健共同的历史。

据有关资料记载,人类原始时期就开始用音乐疗疾,原始部落的巫师兼具音乐和医生的职能,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神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音乐描述为心灵的药物,另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情绪失去控制的人听了令人心醉神迷的音乐以后,就会恢复正常。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建立在自己传统文化厚重根基上的音乐治疗。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五音疗疾”之说,认为宫、商、角、徵、羽5 种调式音乐与五脏五行具如下关系:宫音属土,可入脾;商音属金,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徵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元代名医朱震亨;“乐者,亦为药也。”【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用音乐治疗精神类疾患伤员的疗效显著,使得人们更加切实认识到了音乐治疗的价值,被迅速推广。

1950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音乐疗法协会(NAMT),随后西方各国纷纷成立这类组织,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20世纪8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讲学开启了中国音乐治疗,随后中国音乐学院开办音乐治疗大专班、中国音乐治疗学会设立。

2.3盲人音乐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一般分三种:接受式、即兴式和再创造式。

接受式包括聆听,歌曲讨论,GIM(音乐引导想象)等;即兴式包括器乐即兴,口头即兴等;再创造式包括歌曲创作,乐曲创作,音乐心理剧等。

可在借鉴古代、现代音乐治疗方法基础上,发展出具有盲人特色的音乐治疗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