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广西首个盲人中医康复保健中专班在南宁开班,30名来自全区各地的盲人走进教室,接受为期20天的线下集中面授。学习3年后,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国家承认学历的中专毕业证书,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并有望在医疗机构从事盲人医疗按摩工作。
对不少盲人来说,按摩是一门赖以生存的手艺。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盲人都感觉到,仅仅接受短期的按摩技能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岗位需要了,他们迫切需要“充电”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7月13日上午,盲人学生在教室上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去年,自治区残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广西盲人学历提升计划——“光明未来行动”实施方案》,以“学技能、促就业”为主要目标,大力培养盲人按摩高技术人才,提升我区盲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盲人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和稳定盲人体面就业,进一步推进我区盲人按摩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后,自治区残联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盲人非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开办2020级盲人中医康复保健中专班,并于2020年12月面向全区招收第一届30名盲人按摩学员,学制3年。在读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全免,还补助伙食费。
据自治区残联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姚超介绍,首届盲人中专班招收了来自全区各地的3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为23岁。其中,在医疗机构工作的盲人学生13名,在社会保健按摩机构工作的盲人学生17名。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中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这个特殊的中专班开设《实用正常人体学》《中医学基础》《触诊诊断学》《按摩学基础》等16门课程,线上线下的学时达到1600个。对于首次招收的视障学生,学校做了精心准备,老师调整了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各类教具用最通俗的语言向他们授课。今年1月25日,已经进行了将近半年的线上授课,此次是到学校进行20天的集中面授。
盲人学生黄霞说,在外打工多年,自己也算名老技师了,可技术越娴熟,越发现自己在按摩医学方面的“底子”太薄了,这个班的开设解决了在医疗机构和保健按摩机构的部分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的教育需求问题,毕业后还能考证、评职称,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有望在医疗机构获得稳定的工作。
姚超说,2021年的中医康复保健班已经开始招生,计划招收30人,目前已有80多人报名,凡是广西户籍、持有第二代或第三代残疾人证、具备有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视力残疾人都可以报名,自治区盲人按摩指导中心进行面试后择优录取。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