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针”情大爱的使者
——记全国自强模范、“河南盲人针灸第一人”申长远

2020年03月30日 来源:《党的生活》2020年2月(上)

908fa0ec08fa513d2a80dcaa9835aefeb2fbd97e.jpeg

面对命运的打击,他不卑不亢、昂扬向上;为学好针灸按摩技艺,他艰苦卓绝、自强不息;在扶危济困的路上,他激情如火、慷慨以歌。

他就是全国自强模范、河南省残联主席团委员、高级针灸师、按摩师申长远。

出生于延津县一个普通农家,现年36岁的申长远,也曾有过和常人一样光彩灿烂的童年。然而,命运之神在1996年和正在上小学的申长远开了一个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过后,申长远双目全部失明了。

面对命运的无情打击,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世界,面对五光十色的回忆定格,申长远陷入了无助、绝望的困境,他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善良的母亲在心酸流泪之余,除了更加细心周到地照顾他之外,更多的是开导和鼓励他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自食其力的乐观者。

挑战命运“不安分”

“灾荒年都饿不死手艺人”,母亲一次次地苦心劝导,让申长远逐渐从病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捡拾起生活的信心,也重新点燃了向命运挑战的信心。

为了有个“手艺”,能有碗饭吃,申长远跟随村里的“响器班”学吹唢呐、学唱戏,勤奋努力让他的唢呐技艺突飞猛进,红遍了十里八乡,屡获国家及省市大奖。

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气高远的申长远,面对大家的夸赞,突然决定放弃“吹唢呐”的营生,他要当医生,当一个推拿按摩的医生,当一个能帮人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医生。

为了学习按摩,申长远四处拜师,为了提高“指力、掌力”,别人练体能每天做3组,而他每天坚持做5组“150个俯卧撑、150个哑铃上推、150个哑铃扩胸”。

“不安分”的申长远,在临床中发现,有些病痛如果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他就又打起了学习针灸的念头。

常人学针灸还异常艰难,盲人学针灸更是“难上加难”。

申长远先后赴京晋冀,拜山西吕晓峰教授、河北常胜祥院长和中国针灸大家董氏奇穴传人胡光大师为师,并成为他们唯一的“盲人徒弟”。为了学好针灸技艺,他从“针灸铜人摸起”“从自己扎起”,他在自己身上扎了上万针、掉了几层皮,把自己扎得“千疮百孔”。他凭着超于常人的手感和毅力,通过一点一点地摸,一针一针地扎,用了近3年时间,终于学有所成,练就了一手娴熟的针灸技艺,针灸医术让申长远在临床治疗中游刃有余,并开创了“申氏中医针灸”。

2012年3月,一名电工从电线杆上掉下来,摔伤了腰疼痛难忍,被人抬到了医院。在了解病情后,申长远精准定位并施针,十几分钟后,患者就自己走出了医院,这让申长远在郑州一时名声大噪,成为“河南盲人针灸第一人”。

挑战自我“不忘本”

因为技术精湛,申长远不仅在郑州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收入还颇为丰厚。然而,郑州留住了申长远的人,却没能留住他的心!他心里牵挂最多的,还是家乡的乡亲们。

2016年8月,申长远果断放弃郑州的高薪收入,返乡与延津县小潭乡卫生院合作创办了“针灸推拿门诊”。在他与延津县小潭乡卫生院合作之初,该院职工已经有近5个月没开工资了,自申长远的“针灸推拿门诊”开设以后,每天来针灸推拿的人络绎不绝,平均每天有将近60人次,该卫生院很快扭亏为盈,不仅工资增长了50%,还新增医务人员10余人,引进了纯中药熏蒸设备、艾灸仪、阿氏超声波等医疗设备。

比起在郑州工作时,出一次诊、扎一次针收费500元而言,申长远在家乡开的诊所,收入不仅低了20多倍,工作量是郑州的3倍还要多。面对街坊邻居的劝告:“长远,你傻不傻呀,放着在郑州大把大把赚钱的机会不要,你图个啥呀?”申长远语重心长道:“我能有今天,是家乡父老给的,我回家开门诊,不为赚钱,就为了乡亲们能少些痛苦,多些笑脸。”

把针灸事业当作生命,把乡亲们的病痛挂在心间。方圆十几里谁家有了病人,申长远总是随叫随到,决不耽搁。201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外面大雨如注,在诊所忙活了一整天的申长远刚准备吃饭,邻村的一个张姓留守老人打来电话说腰疼得无法下床,只有老伴在家。申长远二话不说撂下电话,拎起出诊箱就往病人家赶,由于雨天路滑,双目失明的申长远狠狠地摔了一跤,他爬起来揉了两下胳膊,风风火火地继续往老张家赶去,为老张施针治疗使他能下床后,患有低血糖症的申长远出了一身的虚汗。

c75c10385343fbf2011b9c2a1626318565388f66.jpeg

挑战贫困“不惜力”

“每一个残疾人,都有一段辛酸的记忆。他们受到的忽视、冷落比常人多得多。”身残志坚的申长远说,“如今,我有能力了,我要努力带着他们,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2018年的冬天,家住延津县僧固乡的盲人王晓伟,因唯一可以依靠的师傅,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家庭十分困难。申长远得知此事后,冒雪到王晓伟家中看望,为他送去了价值4000多元钱的板胡,还把王晓伟介绍到郑州桃花源中医按摩专修学校学习。当听说延津县丰庄镇聂园园因下肢瘫痪,冬天外出打工行动不便时,他立即向省残联申请了一部电动轮椅,还把她介绍到中牟残疾人孵化基地学习电子商务,让她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工赚钱。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认为只要教会了徒弟,徒弟有吃有喝了,比啥都强!”2010年以来,申长远先后开门收徒14人,其中,盲人徒弟2名,在他毫无保留地手把手的教导下,14个徒弟先后都开办了属于自己的诊所,自立、自强地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了因病致残的悲剧不再重演,申长远还多方努力,帮助延津县妇幼保健院引进了汝州金庚康复医院小儿脑瘫康复项目,治疗费用是大医院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可以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大大降低因病因残返贫率。

近年来,申长远还牵头组建了自己的爱心团队,每逢“六一”、“七一”、重阳节等节假日,他都会带领团队,联系爱心人士到郑州儿童福利院、延津县各乡镇敬老院和中小学校开展义诊、捐赠活动。他还先后和10名困难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先后组织捐款捐物近20万元。

“一根银针、两手推拿,祛疼痛、舒脉络,妙手回春,成申氏长远;三更不眠、四季忙碌,捐钱物、助脱贫,悬壶济世,铸申门荣耀”。这是一位社会爱心人士在得知申长远数十年自强不息,艰苦学艺,突破自我,逐梦出彩的感人事迹后送给他的一副对联。申长远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被新华网、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等媒体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种德者收福!2018年12月,申长远的入党申请顺利获得了组织通过,被延津县僧固乡大佛村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019年5月,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后,更加坚定了申长远要凭借一根银针和满腔热忱,帮助别人点亮精彩人生的信心和决心:“一人出彩不算出彩,大家出彩才叫出彩。我要把出彩的接力棒传下去,让更多残疾和困难群众有出彩的机会。我更愿做引路人,帮助他们走得更长、更远。”(原载于《党的生活》2020年2月(上)出彩河南人栏目  作者:刘为伶)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