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重庆盲人男孩钟情架子鼓 黑暗中实现人生逆袭

2019年12月3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48540923dd54564efcc3f657ab706a87d0584f69.jpeg

图为王一木表演架子鼓。 受访者供图

“我喜欢打鼓的那种感觉,很燃很‘爆炸’。”27日,25岁的重庆人王一木坐在架子鼓前,拿起鼓棒有节奏地敲打起来,全身迎着节拍律动,仿若进入一个无人能扰的世界。不经人提醒,围观者很难注意到——他是个盲人。

王一木1994年出生于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自出生以来就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加黄斑变性,几近全盲,“只有眼角两侧有微弱的光感,眼球正中是一片漆黑”。

王一木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他坦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来源于童年里农村红白喜事乐队的熏陶。“从我记事起,农村红白喜事经常会举行演出,比如歌舞表演、锣鼓唢呐,每场演出我都会拖着爷爷带我去看,哪怕走一两个小时山路也不嫌累。”王一木回忆。

7岁起,王一木开始在重庆市盲校学习。架子鼓为他带来的生活改变在12岁。2006年的一天,王一木和父亲在重庆主城区逛街,途经一家乐器店传出架子鼓的动感旋律,让他忍不住停下来。得到店主允许后,他拿起鼓棒任性、随意地敲起来。尽管不懂乐理,也没什么节奏感,但那瞬间的触摸让他有了触电般的感觉,架子鼓彻底“点燃”了他,也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cefc1e178a82b901b47c0a5860235f723812ef39.jpeg

图为王一木指导小朋友学习架子鼓。 受访者供图

处于黑暗中,王一木的学习之路是艰苦的。他只能依靠盲文和触屏软件学习乐理知识,练习基本功。看不到乐谱时,他就一小节一小节地背。

2008年7月,崭露头角的王一木参加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赛全国总决赛获得爵士鼓专业初中组银奖;2009年初,他又入选第三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全国总决赛,一举夺得架子鼓少年A组钻石金奖。同年,在重庆市残联、大足区残联等单位推荐下,王一木成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员,担任鼓手。在艺术团期间,王一木去到全国各地演出,还随团出访过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

“15岁进京,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度过了4年时间,除了架子鼓,还学会了钢琴、贝斯、吉他等其他乐器。”王一木介绍,在艺术团推荐下,他还参加了网上课程学习,获得北京联合大学“单考单招”考试资格。经备考冲刺,2013年他顺利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钢琴调律专业。

如今,王一木学成归乡,将自己的音乐梦在山城延续。每晚九点半至次日凌晨,王一木在酒吧做专职鼓手。白天时间,他便在打击乐艺术培训中心内,指导一群热爱打击乐的小朋友学习架子鼓。

“如果没有遇到架子鼓,我的人生会和我的同学们一样,读书、考个大学学习针灸推拿,毕业后出来做(盲人)按摩。”谈及未来,王一木告诉记者,期待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吧,继续玩自己喜欢的音乐。 (记者 钟旖)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