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捐声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 让盲人能“点读订单”

2018年12月06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突然失明后的30多年里,陪赵桂兰熬过寂寞的是“声音”。如今60多岁的她曾在10年内用坏了4个故事听书机。

每当烦闷焦躁时,她会打开故事机听一段陌生人的朗读,然后逐渐平复下来。弟弟定期帮她拿储存卡去图书馆将志愿者专门为她读的书拷贝回来。“他们会给我录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这些是故事机里没有的。这让我终于觉得和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赵桂兰说。

2176600.jpg

“捐声志愿者”让盲人能“点读订单”

为赵桂兰读书的是“捐声志愿者”,33岁的全职妈妈晏敏就是其中一员。“虽然我不是专业播音主持人,但我力求用自己最好的表达给视障人士描绘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在失去色彩的世界里也能感受到温度。”晏敏说。

自从今年6月参与到为视障人士“捐声”,晏敏已经按视障读者的“点读订单”录制超过25篇有声读物。看着妈妈对着手机声情并茂地“说话”,晏敏5岁半的女儿楚楚对“捐声”逐渐感兴趣。

“看不见的人要怎么生活?”爱唱歌爱跳舞的楚楚经常问晏敏。晏敏想起,赵桂兰曾经告诉她,自己很无奈、很无助。

“捐声志愿者”已录制两千多部有声读物

广州市白云区图书馆副馆长张材鸿介绍,有不少视障人士无法“读”懂盲文,网上有声资源也无法满足个人特殊需求:“一些专业性强的小众类书籍有声资源比较少,例如有些视障人士想听《本草纲目》,有些想听《建筑史》。”

为此,白云区图书馆和盲协、特殊学校、公益组织等机构合作,从三年前开始,收集视障人士“阅读”需求,在全社会开展捐声志愿活动。截至10月初,已有一千多人次参与录制了两千多部有声读物,通过图书馆的视障阅览室和官网、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惠及视障读者。

在白云区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中,有三台供视障人士用的配备耳机的电脑,一套为志愿者准备的录音设备,还有数千个捐声志愿者的有声读物资源。

盲人按摩师也成“捐声志愿者”

“我们搭建残健共读平台,初衷是进一步激发扶残助残热情,关照残疾人精神世界,也让视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张材鸿说。

在白云区图书馆的捐声志愿者中,盲人按摩师肖永红是最特殊的一位。听到志愿者给视障群体读书,肖永红内心感激,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一段一段背下内容,再一段一段录下来。

正如他所朗读的小诗:“梦想是一根拐杖,叮叮当当探索着世界。”肖永红等志愿者正在主动尝试搭建起黑暗与光明两个世界的桥梁。(文/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丁乐)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