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导盲犬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陌生,和导盲犬一同出行的视觉障碍者也因此经常会面对许多不必要的阻碍。为了普及导盲犬的相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导盲犬,帮助视觉障碍者和导盲犬出行更加方便,7月8日,由苏博老师和乐嘟宠物圈发起,巴西淘淘宠物食品赞助的“助力导盲犬,与爱同行”活动在甘肃兰州正式开启,来自江苏、北京、山西、甘肃等地的多位视障人士及他们的导盲犬参加了本次活动。随后的几天中,他们畅游了甘南各地的风景名胜,感受了一次真正的“无障碍出行”。
7月8日下午,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苏博在活动中说道:“今天我们终于能够在兰州见面了,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我特别激动,我们盲人出行太困难了,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壁垒,但是今天我借助大家的力量,把一个又一个的壁垒冲破了。我想和大家说我们要勇敢地走出来,世界就是我们的家,如果我们退缩了,懦弱了,家就是我们永远的世界。我们大家要凝聚在一起,世界在等待着我们,我们的心里将不再是黑暗,而是充满阳光。”
参与“助力导盲犬,与爱同行”活动的导盲犬使用者及他们的爱犬成员,成功地走进了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盖尔大草原、唐克镇、扎尕那和郎木寺等地。所到之处,总能遇到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受到当地人民和游客热情友好的欢迎,活动的工作人员也借此机会向他们宣传了与导盲犬有关的知识。在一些景区,好客的藏族同胞还为大家献上代表最高礼遇的哈达,并安排了专业的讲解员讲解康巴藏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等知识;桑科草原当地马场的老板免费带领各位视障人士享受了一把在草原上骑马;在扎尕那,初到景区尚未适应的参与者碰翻了一个摊位后,藏族同胞很大度地表示了谅解;在郎木寺,被导盲犬吸引的当地小朋友主动为团队当起了“小导游”。
值得一提的是,花湖景区在得知出游团的到来后,特地开通了绿色通道,单独安排了一辆观光车将各位视觉障碍者和导盲犬们送达景区。就在众人结束游览,准备返回的时候,雨势突增,为了保证团队的安全,花湖景区车队队长纳木当州亲自开车将众人送到了距离景区一公里之外的停车场。在上车的过程中,其他游客都在车下淋着大雨静待各位视觉障碍者和导盲犬安顿好后,才开始上车,并在车上充分表达了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让整个团队倍受感动,也让大家更加坚信通过不懈地努力,可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为实现视觉障碍者和导盲犬的“无障碍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活动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小阻碍,比如在拉卜楞寺时,管理方一开始拒绝导盲犬进入景区的,但是团队的工作人员拿出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条例,据理力争,最终不仅成功说服了景区管理部门,允许携带导盲犬一起进入景区,而且还免除了所有视觉障碍者者的门票费用。进入拉卜楞寺,视障人士在导盲犬的陪同下转动转经筒,为自己,为家人,更为自己的导盲犬伙伴祈福平安,在场的众人也共同许下了“无障碍出行”终会实现的愿望。
五天的行程,九位视觉障碍者克服了视觉丧失带来的不便、战胜了自身对于外界的恐惧,勇敢地踏上了甘南之行,完成了一段可谓是壮举的旅程。在整个过程中,八只导盲犬功不可没,它们带领主人顺利通过简易木栈道,顺利攀登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嘈杂热闹的环境中迅速适应,不乱方寸,一路上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质,与主人的默契,也形成了一道旅游风景线。
成为一只导盲犬并不容易,首先至少三代以内无攻击性(无伤人的记录);其次性格稳定,不能过于胆小,也不能过于活泼;第三在面对移动物体和其他人或动物时能够集中注意力;第四,有工作意愿,服从性佳;第五,具备声音的敏感度,对巨响和奇特声音的反应小;第六,家族中无病史。这些严格的筛选条件使得导盲犬在初期筛选中通过率便不足千分之五。
通过初期筛选后,预备导盲犬将送往指定的寄养家庭生活(寄养家庭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到一岁左右后返回训练基地进行为期十个月的训练和淘汰。在训练期间出现无故吠叫、攻击性行为等行为问题会被淘汰;学习意愿弱,不能长时间安静等待会被淘汰;惧怕巨响,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会被淘汰。一层层的选拔和淘汰后,最后真正成为导盲犬的狗狗几乎可以是出类拔萃,万里挑一。
导盲犬出现在中国的时间还很短,大众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并不了解它们与普通宠物犬的区别,再加上近几年频发的犬只伤人事件,使很多人对于犬只的出现非常敏感,这就导致了许多视觉障碍者和导盲犬出行时被拒绝乘坐交通工具和进入公共场合的状况屡次出现。
虽然国家及各地方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允许视觉障碍者携带导盲犬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状况有所好转,视觉障碍者及导盲犬的“无障碍出行”仍然被重重障碍所围困。
此次“助力导盲犬,与爱同行”活动的圆满完成,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未来,乐嘟宠物圈、巴西淘淘将继续致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导盲犬、支持导盲犬。我们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与我们一起,与爱同行。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