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西藏首支盲人乐团的快乐成长之路

2018年07月09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拉萨市江苏大道东郊老安居院52栋是一座特殊的藏式院落,里面生活着9位盲人,其中6人组成了西藏迄今为止的首支盲人乐团。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这栋特殊的院落,探访这个附近民众口中“音乐盒”般悦耳动听的小院。

137311552_15311019418971n.jpg
擅长笛子演奏的乐团成员扎西平措在练习吹奏。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在中国,盲人群体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按摩行业。2008年,当时还在拉萨盲童学校读书的达琼不满足于此,他想另谋职业。“我喜欢吹笛子,喜欢手指在笛孔间跳跃的感觉,喜欢它发出的美妙音色。”达琼说,当时他想成为一名音乐演奏者。

2014年春天,达琼认识了60岁的其米多吉,他是一位已退休的小学音乐老师。

其米多吉精通扬琴,笛子、二胡、六弦琴等中国传统乐器也都会演奏。7月3日,其米多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他也是第一次教盲人学习音乐。

“乐团最早的几人中,达琼有笛子演奏经验,我就让他加强气息练习。晋巴不是全盲,所以让他进行扬琴演奏。”其米多吉说,当时次仁曲珍想学小提琴,但经过观察,其手腕不适合,于是改为二胡。此外,晋美多吉和次仁央宗分别学习六弦琴和京胡。

137311552_15311019253821n.jpg
乐团演出时其米多吉老师(左一)现场客串演出。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2014年,其米多吉还出资一万余元人民币为每位学员购置了乐器,送给他们当作音乐之路上的第一份礼物。当年7月,乐团进行了首场演出。2015年,达琼为乐团进行注册,起名为“咔哒嘎布”,藏语意为“洁白的哈达”。

“我每天练习3个小时以上的笛子,并不觉得辛苦。”擅长笛子演奏的扎西平措说。

演练现场,晋美多吉即兴弹着吉他,大家听到后随手拿起身边的乐器进行伴奏,屋子里瞬间响起欢快的音乐。

“演出时,我们看不到观众的表情,但可以听到他们的掌声,他们欢呼时,我们就像明星一样。”晋美多吉说。

次仁曲珍的偶像是中国流行音乐歌手汪峰和许巍,她说,她并没有放弃“小提琴梦”,“等时机成熟,我会买把小提琴,我想听一听,自己演奏小提琴曲是怎样的。”

演奏京胡的次仁央宗说,乐器训练日复一日,之前她也感到过枯燥,甚至想过放弃。但她认为音乐带来的快乐无与伦比,所以会一直坚持下去。

“他们都非常刻苦,且听觉强于普通人,对节拍的掌握也非常敏锐。”其米多吉说,他也是被这一群人的毅力所感动。

如今,乐团6人每天傍晚会乘车前往两公里外的拉萨八廓美食街一藏家餐厅进行演出。晚7时整,演奏笛子的扎西平措、拉二胡的次仁曲珍、打手鼓的达琼、击打扬琴的晋巴,以及弹奏六弦琴的晋美多吉、演奏京胡的次仁央宗依次登上舞台,开始一个半小时的演奏。

动人的音乐响起,或婉转悠扬,或欢快奔放。餐厅内,观众的掌声和欢呼也络绎不绝。

乐团负责人达琼说,乐团成员的收入比从事按摩要高一些,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有人都从音乐中获得了快乐。(作者 江飞波 曾嘉)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