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4日电(记者周晔)日前,新疆首次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在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圆满结束,56名考生通过测试,并取得全国统一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和盲文版等级证书。
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级测试,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保持一致,在评分标准、测试流程上统一遵循国家标准,考试合格后颁发统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并配发盲文版等级证书。不同的是,按照视障人员身心状况和盲文的特点,测试时间适度延长。
“我普通话水平是二级甲等,离电台主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姜乾来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在盲校就读初一。她说自己16岁时参加暑期夏令营,见到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首位盲人主播董丽娜,更加坚定了自己播音主持的梦想。
据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校长谷永丽介绍,学校很多视障学生有从事播音主持、教师等职业劳动的迫切需求,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有利于学生更好择业。“这次报名的63人中少数民族占比30%,其中有学生,也有已工作的,费用全免。”
考试采用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辅助系统,实现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机测的同时,乌鲁木齐市盲校还制作了120份盲文版和大字版测试卷,以满足全盲、半盲和低视力考生的不同需求。
新疆盲人协会常务副主席吴梦龙也是考生中的一员,“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全疆有106.9万残疾人,视障人员占比近13%。硬件设施的无障碍改造越来越完善,残疾人内心的无障碍也需要建设,视障人员适合主播、心理咨询师这样的行业,这是新疆第一次举办这样的考试,是特别好的机会。”
据了解,新疆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可根据报名人数不定期举办,同时听障人员手语“普通话”测试正在筹备中。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