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浩荡长风为笔,以无垠沙滩为幕,以澎湃海水为墨,海,你要挥洒怎样的手书示我?
海如果是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集神话、传奇、散文、诗歌、科学与科幻之大成者。在它的神秘与宏大面前,生死情仇都会显得渺小,名利纷扰更是微不足道,我所能思考的也只有“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样的主题。
海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久远,海的文明远比人类记载的文明更神秘深邃。中国的神话中,把海的主宰龙王演绎得象个欺软怕硬的老头,哪吒和孙悟空都可以对他抽筋揪鳞。这当然是一种充满英雄乐观主义的想象,但我不认为海的力量是可以这样轻侮的,这只能源于陆地文明对海洋的不了解,并且会因此付出代价。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东的神性则更为生动贴切,他具有可怕的巨大力量,有时多情,有时暴躁,可以温柔,也可以残忍,他能带给人类无穷福泽,被誉为丰收神,他也易怒好占,风暴、海啸,人类无以应其锋。
我很想在海变化多端的性格中找到一条有理可循的轨迹,当然我无法以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决这个穷人类智慧还未解的难题,但是,几乎所有小学生都知道一个寓言故事——《渔夫与小金鱼》,也许这个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金鱼无疑是海的力量的化身,最开始,在人类俘获他的时候,他是愿意与人类交好的,愿意满足人类的愿望,慷慨地用小鱼小虾小蚌小蟹哄人开心,即使在人类开始显现出贪婪时,他也愿意打个商量,尽量妥协,但是,当人类贪得无厌,需索无度,超出了海所能忍受的底限,海之一怒,至柔之水化成至威之浪,海收回一切,人类失去所有!
无独有偶,无论亚洲、欧洲还是美洲的上古神话中,都有个类似于诺亚方舟的故事,犯错的人类在海水汹涌中失去家园,只保留了生命的一星火种。我觉得,无法验证,也无法否认,神话与真实之间有着隐密的联系,海的深处有山脉沟壑,而在高山的地层中,地质学家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也许真的在某个遥远的时代,某个人类的文明曾经被海的怒气所毁。
我们赞美海的物产丰富,海的精神博大,但是,我们不能象渔夫的老太婆一样愚蠢地以为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和破坏,我们试着去了解海,寻求海给我们的最大利益,可是我们应首先懂得敬畏海,这是对自然规则的尊重。
海浪声声,是诉是怒,我们用心聆听,定会读懂; 人类种种,是恩是怨,海也定会明白。海无门,处处是险,海有情,处处是岸!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