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_斐欧
译自_Deutsche Welle
孟加拉国约有1.6亿人口。据联合国统计,该国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该国却由于向国内所有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多数学生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就能得到他们的教科书,但对视障学生而言,情况就不同了。由于盲文资料的匮乏,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过了半个学期,盲生也无法得到他们的教科书。该国唯一的国有出版社无法满足这项需求。同时另一个问题是盲文教科书的生产成本非常昂贵。全套盲文书籍的价格可高达两万塔卡(注:孟加拉国货币单位,约合1500元人民币),这项开支在该国可算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2012年6月,居住在美国的孟加拉社会活动家拉吉布·哈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视障学生在他的祖国所遇到的困境。哈桑想了不少办法以利用她在计算机科学上的专业背景来帮助这群特殊的学习者。他意识到第一步是要将教科书内容电子化,即把每一页的文字都输入电脑。
考虑到从1年级到10年级,共有超过100种教材需要处理,哈桑转向众包来完成这项工作。他在该国最流行的社交媒体网站上发布消息,呼吁人们提供帮助。在几个小时内,近千人报名加入这个项目并成为志愿者。
对于那些无法使用盲文的视障人士,他们还制作了朗读版的书籍。哈桑表示:“到2013年,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教科书已经完成录制。另外,还有一半的书籍也即将完成录制工作。”这些音频书籍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志愿者会大声朗读每一页的内容,并且录制在他们的手机或电脑里。之后,另一位志愿者会将所有的录音汇总并上传至“孟加拉盲文”项目的网站。社交媒体是整个项目的推动力。“对于每一本书籍,我们都会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一个新的话题和档案,”哈桑解释道,“对此工作感兴趣的志愿者会在其中承包一定的页数,然后负责键入电脑并整理汇总。”
孟加拉国有近百万的视障人士,其中约有五万儿童。但是该国仅有几家政府经营的盲童学校,另有一些由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此类学校。“孟加拉盲文”项目将这些数字内容免费发布至网络上,因此众多的组织都能够获取它们。“我的儿子读十年级了,他今年刚刚失明,所以她完全不懂盲文。之前在九年级时,他的学习完全依赖音频材料。” 一位希望继续让他的孩子获得支持的父亲表示。
许多其他视障学生的家长也在为他们的孩子寻找适合的线上内容。他们经常联系“孟加拉盲文”项目的志愿者以获取特定支持。“一些家长找到我们,对我们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该项目的另一位志愿者,伊什蒂亚克·鲁夫说道,“也有家长分享了他们孩子的痛苦经历。有的家长申请特定的音频版教科书,更多的人询问如何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在2014年的德国之声鲍勃斯行动奖的评选中,“孟加拉盲文”项目赢得了最佳创新类的评委及大众选择奖。鲍勃斯奖评委沙哈多尔·阿兰认为,该项目为数以万计的人带来希望。“在那些健视者的教育都无法得到保证的地方,视障者的教育机会就更加稀缺,”他表示,“迷信、歧视以及生存的现状都对他们造成障碍,如果这项创新没有成为现实,他们就难以克服这些障碍。”
关于中国残疾人